一位84歲男性病患於幾年前罹患腦中風之後,長期臥床,常常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。最近幾天病患開始出現發燒及腹瀉等現象。於急診經檢查確定為偽黏膜性大腸炎,醫師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,但治療幾天後,症狀一直沒有具體改善。這時家屬詢問國外研究顯示,偽黏膜性大腸炎可以使用糞便移植治療,不知道醫師是否會考慮這種治療?經查詢相關文獻,發現該文獻的證據等級為Ib,證據等級相當高,但該療法並非台灣對於偽黏膜性大腸炎的常規治療。下列敘述,何者錯誤?
- 依據實證醫學的理念,應該依據最新最好的證據來治療患者。本案中,既然該文獻的證據等級為Ib,屬於證據等級很高的文獻,可依照此治療方式來治療患者
- 雖然該文獻證據等級很高,但並沒有本土相關文獻的證據,該文獻的結果是否可以應用於國內的患者,容有疑慮,應該有更多本土證據支持後,才較為可信
- 不論證據等級高低,只要是新的治療方法,都必須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後,進行人體試驗加以檢驗其治療效果以及治療相關安全性之後,才能應用於臨床患者
- 臨床上,醫師有遵從醫療常規來治療病患的義務。但並沒有遵從最新最好的證據等級之文獻來治療患者的義務